名词是语言中最重要的词类之一,也是词量最大,儿童掌握最早,最能反映儿童生活环境和认知发展的词类之一。它可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两类,具体名词指的是具体事物的名称,如,“桌子,妈妈,花”等;而诸如表示类别,时间,方位,情绪等抽象概念的名词叫抽象名词。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一样,对具体名词的学习相对容易。在学前阶段,幼儿习得词语中具体名词占据名词总数的绝大部分。而在具体名词中,在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事物及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往往最先被掌握。
所以,在教学初期,应尽量选择听障儿童常见和喜欢的物品作为教学内容,然后再逐渐扩大词汇量,加入抽象名词。
对于小龄儿童学习名词,建议先准备实物教具,有助于听障儿童建立直接,真实的经验,当不具备准备实物的条件时,可准备仿真玩具,而后过渡到图片,照片等。在准备玩教具时,要准备丰富的玩教具,注意词语的类化。如在教“杯子”一词时,可以准备各种形状,材质的杯子。

在学习名词的过程中,不要忽略概括性的类别概念,如“水果,蔬菜,动物,植物”这种类别概念由于有一定的抽象性,因此对听障儿童来说有一定难度,通过类别词语概念与相应实物的反复匹配,帮助孩子逐步理解.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物品分类摆放,逐渐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,知道哪些东西应该放在一起,平时游戏结束之后,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听障儿童把玩具按类别标准分别放好,在日常生活和教学的语言交流中,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概括性的名词,例如:拿着两个苹果,一个又红又大,一个又小又轻,提问,这两个苹果什么地方不一样?孩子可能只会分别指着两个苹果回答,大,小;红,绿,这说明他已理解问题的含义,但却不会使用概括性名词进行表述。
这时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法,如它们的颜色不一样,大小不一样,味道也会不一样,这里的颜色,大小,味道都是概括性词语。
时间名词掌握大致顺序是,早上(白天),晚上,今天,昨天,明天上午,下午,整点,星期,月,今年,去年,明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