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言康复


一,适用范围
喉部,肌肉声带紧张的患儿。
二,训练目标
通过打“嘟”的形式,放松声带及喉部相关的肌群。
三,材料与工具
打“嘟”示意图
四,步骤和方法
准备动作:直立位,双脚左右分开,两脚间距约30公分,双手自然下垂。
1、平调向前打“嘟”:先深吸气,呼气时声带振动并带动双唇振动,持续发嘟音,重复十次。注意“嘟”音是的调是平的,并且要连贯持续。
2、平调旋转打“嘟”:深吸气后,呼气时双唇振动,并带动声带振动,
持续发嘟音,同时头部左右旋转。重复此运动十次。
3、升调打“嘟”:深吸气后,呼气时双唇振动并带动声带振动,音调向上变化,持续发嘟音,同时,头部分别向左上方和右上方做弧状快速上升动作,各重复五次。
4、降调打“嘟”:深吸气后,呼气时双唇振动并带动声带振动,音调向下变化,持续发嘟音,头部分别向左下方和右下方做弧状快速下降动作,各重复五次。




五,注意事项
1,在打嘟训练时要保持上身稳定,自然闭合双唇。
2,可用头部的旋转,向左右快速上升或下降来辅助完成各个步骤中的打嘟练习。
六,延伸训练
当患儿习得打“嘟”方式后,可以采用开摩托车游戏增加训练的趣味性,摩托车向前时用平调向前打嘟配音,上坡时用升调打嘟配音,下坡时用降调打嘟配音,另外,旋转打嘟时可由治疗师控制旋转速度。——北京七彩虹康复